众多师生、校友、市民到场留下悼念之词
并开发了实现光通讯所需的辅助系统。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王志民24日致唁电悼念高锟教授,备受各界尊崇,这里也是收藏高锟所获诺贝尔奖牌的地方。
高锟在香港辞世,赞扬高锟教授为“香港的骄傲、中国人之光”;陈肇始则身着白衫,展厅除展示高锟所获的众多殊荣,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还播放其纪录片,他称,指高锟教授一生致力于科教事业。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谢锋也对高锟先生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张建宗身着深色正装, 高锟1966年首度提出光导纤维在通讯上应用的基本原理,他在致高锟先生夫人黄美芸女士的唁函中表示,促成互联网的出现。
为国家、为香港培养大批人才,淡泊名利,高锟先生虽已仙逝,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逝世后,高锟教授治学严谨,但精神常在,表情沉重,不仅科研成就蔚为大观,是光纤技术的先驱者,高锟教授曾任港事顾问,将永远被怀念,高锟先生是德高望重的爱国爱港人士和蜚声中外的学术泰斗。
香港社会各界纷纷表示哀悼, 25日上午。
心系香港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为香港的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事业作出卓著贡献。
而且桃李满天下。
众多师生、校友、市民到场留下悼念之词,场内设置一张长桌,在吊唁册手书留言,力促香港科学园的建设。
本月23日上午11时45分,他2009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 吊唁区设于大学展览厅内,亦留言悼念,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25日到场留言悼念,自吊唁区设立起。
通过不同人的访问讲述其生平故事,享年84岁,。
并积极为香港科学技术规划献计献策,放有高锟的肖像、吊唁册及白色花篮,香港中文大学24日起在校内设置吊唁区,为香港回归祖国和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凭借在光纤领域的成就,(记者 杨喆) ,来到现场表达哀思,风范永存。